“家裏養(yang) 的110多頭生豬每天產(chan) 生的排泄物,全部引流進沼氣池後,便能通過發酵,源源不斷地產(chan) 生沼氣。”通城縣北港鎮莊前社區居民劉金全介紹,自從(cong) 社區建了沼氣池,家裏每月的燃料費用從(cong) 200元降到了40元,不僅(jin) 價(jia) 格便宜,而且還有效地解決(jue) 了牲畜排泄物處理的問題。
莊前社區是在2013年通上沼氣的。當時,除了建設沼氣池,該縣能源部門還專(zhuan) 門為(wei) 每家用戶安裝了與(yu) 沼氣使用配套的沼氣燈、沼氣飯煲等。
據了解,作為(wei) 安全性較高、綠色環保的清潔能源,天然氣的使用普及率也在該縣不斷提高,僅(jin) 去年,該縣就新增了1800多居民用戶和15家商業(ye) 用戶,已建成的中壓天然氣管網可以輻射周邊20公裏的範圍。
通城縣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蘆璐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他們(men) 將進一步加強管道建設,增加輻射範圍10公裏,讓全縣供氣管網的主骨架基本形成。
綠色環保的理念是根本,因地製宜的開發是途徑。位於(yu) 麥市鎮黃龍山附近的風力發電項目便是該縣利用黃龍山較好的風力資源,進行新能源開發與(yu) 建設的成功範本。
總投資10億(yi) 元的黃龍山風電場項目開工在即,規劃建設工期為(wei) 兩(liang) 年,總裝機容量7.4萬(wan) 千瓦。去年2月,該項目被列入國家能源局 “十二五”第四批核準計劃,並經省能源局同意,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通城風電有限公司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風力發電項目的入駐將拓寬全縣新能源建設的渠道,將有效地帶動黃龍山旅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縣發改局分管能源建設與(yu) 投資的副局長劉利鋒說,不久的將來,風力發電必將成為(wei) 通城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