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hui) 期貨監管司副司長王穎近日稱,國際經貿秩序深刻調整,不確定性成為(wei) 全球經濟關(guan) 鍵詞,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市場化風險管理平台,期貨市場獨特作用愈發凸顯。證監會(hui) 將圍繞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包括推動LNG(液化天然氣)等重要能源品種上市。
LNG價(jia) 格波動持續下探
今年以來,受全球供應相對充足而需求增長乏力的影響,國內(nei) 外LNG價(jia) 格整體(ti) 呈現震蕩下行趨勢。
今年以來的多數時間,東(dong) 北亞(ya) LNG現貨價(jia) 格在每百萬(wan) 英熱單位11—13美元的區間內(nei) 波動。8月下旬,10月交貨的東(dong) 北亞(ya) LNG現貨價(jia) 格約為(wei) 11.40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甚至預計,未來亞(ya) 洲LNG價(jia) 格可能需要跌破10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門檻,才能有效激發采購興(xing) 趣。
再看國內(nei) ,LNG價(jia) 格表現偏弱,尤其在一段時間內(nei) 經曆了明顯走跌。由於(yu) 國內(nei) 氣源供應相對平穩,LNG工廠的開工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同時,雖然國際現貨價(jia) 格較高抑製了部分進口積極性,但接收站為(wei) 保障剛需,槽批出貨量並未大幅減少。
在需求端,當前國內(nei) 管道氣用氣價(jia) 格相較於(yu) LNG更具經濟性優(you) 勢,導致部分終端用戶轉向使用管道氣。工業(ye) 需求減弱等其他因素同樣拉低LNG價(jia) 格。
當前,天然氣產(chan) 業(ye) 鏈各主體(ti) 的風險管理需求越來越強烈。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此前表示,與(yu) 原油市場相對成熟的國際定價(jia) 格局所不同,亞(ya) 太天然氣市場始終缺乏一個(ge) 能夠真實反映當地供需情況的價(jia) 格形成機製以及配套的風險管理工具。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LNG期貨上市是眾(zhong) 望所歸,未來將有助於(yu) 形成我國天然氣基準價(jia) 格。
應對風險的“穩定器”
一直以來,國家層麵多次提出要建立健全油氣期貨產(chan) 品體(ti) 係。2022年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要求“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健全油氣期貨產(chan) 品體(ti) 係”。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22年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ti) 係規劃》明確要求“適時推動天然氣等期貨交易”。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已上市一些能源類期貨品種,比如上海期貨交易所及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了原油、燃料油、低硫燃料油、石油瀝青等能源類期貨品種,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了焦煤、焦炭等與(yu) 能源化工產(chan) 業(ye) 鏈密切相關(guan) 的品種。其中,LPG(液化石油氣)成為(wei) 我國首個(ge) 氣體(ti) 能源期貨品種,不僅(jin) 對外能夠提高我國LPG市場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在LPG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同時對內(nei) 填補能源核心三大領域煤、油、氣中氣體(ti) 能源的缺位。據了解,中國海油旗下的陽江氣庫成為(wei) 國內(nei) 首批指定的LPG期貨交割廠庫之一。
王穎表示,推動液化天然氣等重要能源品種上市,進一步完善商品指數體(ti) 係,不斷擴大期貨及衍生工具覆蓋麵,以更好滿足市場風險管理需求。
當前,LNG價(jia) 格易受地緣政治、季節性需求、運輸成本等多種因素影響,波動較大。“期貨價(jia) 格包含市場對未來供需的預期,形成一條遠期價(jia) 格曲線,這條曲線可以引導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進行更合理的決(jue) 策,期貨市場可為(wei) 天然氣生產(chan) 企業(ye) 、貿易企業(ye) 、下遊城市燃氣公司和工業(ye) 用戶提供規避價(jia) 格波動風險的工具。”一位金融機構人士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企業(ye) 可以通過套期保值操作鎖定成本或利潤,增強經營穩定性,相關(guan) 生產(chan) 企業(ye) 、貿易企業(ye) 和下遊用戶迫切需要風險管理工具來規避價(jia) 格波動風險。”
此外,我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LNG進口國之一,推出期貨品種有助於(yu) 形成反映亞(ya) 太地區供需關(guan) 係的價(jia) 格基準,增強我國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LNG期貨還能促進能源結構調整,通過期貨市場的價(jia) 格發現功能,可以引導社會(hui) 資源向清潔能源領域優(you) 化配置,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該人士補充道。
打破障礙推進上市
推出LNG期貨是提升能源市場話語權、服務實體(ti) 經濟風險管理的重要戰略步驟。但目前看,LNG期貨的推出仍麵臨(lin) 市場化定價(jia) 機製、基礎設施短板等挑戰。
“天然氣市場化定價(jia) 機製尚未完全形成,還未能形成統一、可真實反映供需關(guan) 係和符合經濟規律的天然氣價(jia) 格體(ti) 係。而期貨市場的有效運行需要一個(ge) 高度市場化的現貨市場作為(wei) 基礎。” 上述金融機構人士說。
此外,充足的儲(chu) 氣能力是應對季節性需求波動和確保期貨交割順利進行的關(guan) 鍵,但目前,我國儲(chu) 氣能力遠低於(yu) 此水平。雖然《天然氣“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立綜合性調峰係統,但儲(chu) 氣庫建設明顯滯後仍是現實問題。“還有一點,就是LNG的儲(chu) 存和運輸需要特定的基礎設施,這使得交割環節的設計變得複雜。如何設立交割倉(cang) 庫、製定公平合理的交割標準,都需要仔細考量。” 上述金融機構人士坦言。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雖然麵臨(lin) 挑戰,但能源期貨產(chan) 品不僅(jin) 能為(wei) 企業(ye) 提供風險管理的工具,更關(guan) 乎國家能源安全和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jia) 話語權。隨著市場化改革深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及市場參與(yu) 者逐漸成熟,中國LNG期貨有望在未來成為(wei) 亞(ya) 洲天然氣定價(jia) 的重要參考基準,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