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珠海市天然氣管道建設專項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珠海今年將全麵完成未配套燃氣管道老舊小區加建燃氣管道工作,同時規劃建設10條燃氣管道實現與周邊城市燃氣管網實現互聯互通,並對運行超20年的73公裏老舊管道全麵更新。
老舊小區“瓶改管”5億補貼惠及25萬戶
規劃將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置於核心位置。珠海市2018年起開展未配套燃氣管道老舊小區加建燃氣管道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底,已通過市、區政府財政補貼方式,累計撥付財政補貼資金約5億元,免費為全市918個小區約25.1萬戶未配套管道燃氣設施的老舊小區加建管道燃氣設施。今年,珠海將全麵完成未配套燃氣管道老舊小區加建燃氣管道工作。
此外,針對沿街餐飲等商業用戶,截至2024年12月底,珠海市已有1450工商業用戶使用管道天然氣。未來珠海將發動街道、社區、燃氣企業等,全麵排查商戶改造意願,形成清單式推進,力爭“能改盡改”,徹底消除瓶裝氣安全隱患。
構建“多源互濟”區域供氣網
為增強供氣韌性和區域協同,規劃提出,珠海市應逐步推進與中山、江門、澳門、深合區等周邊城市之間的燃氣管網互聯互通,積極開展互聯互通工程建設;同時,加快推動西部和東部區域之間、不同天然氣企業之間管網互聯互通,形成多源多向管網格局,提高供氣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珠海規劃建設9條中壓燃氣管道及1條次高壓燃氣管道與周邊城市燃氣管網實現互聯互通。例如,在香洲拱北區域,保留現狀De160(遠期加建De355)中壓燃氣管道,與澳門青州中壓燃氣管網實現互通,形成香洲區-澳門區域供氣互補保障。
更新運行超20年的老舊管道
針對運行超20年、隱患突出的燃氣管道,珠海將啟動大規模更新改造。
其中,約50公裏市政埋地鋼管、23公裏小區庭院鋼管將全部更換為更耐腐蝕的聚乙烯(PE)管。另外,約13.2公裏存在風險隱患的立管將進行改造或更換。
在地質沉降整治方麵,重點解決金灣、鬥門區3.5公裏庭院管沉降問題,采用換PE管、增設防沉降裝置、局部改架空敷設等綜合措施。
此外,金灣、鬥門、高欄港三大門站設施將同步進行老化更新和沉降整治。
燃氣實現“一張圖”管理決策
規劃提出,建設覆蓋全市的智慧燃氣係統平台,整合SCADA實時監控、GIS管網地理信息、GPS搶險車輛調度、用戶安全監控、鋼瓶全流程追溯等子係統,實現“一張圖”管理決策。
在應急保障方麵,珠海全市將布局17個中低壓搶險站,確保中心城區5公裏、其他區域8公裏覆蓋範圍(15-20分鍾響應),並建立統一接警、智能調度、專業處置的搶險機製。
儲氣能力也將大幅提升,規劃新建3座LNG儲配站(儲氣量1128.6萬立方米),利用113.4公裏高壓管道儲氣(162.3萬立方米),並改造2座液化石油氣庫用於LNG應急儲氣(108萬立方米)。
鄉村海島試點“氣化”工程
推動城鄉燃氣服務均等化是規劃另一重點。珠海將按照“宜管則管、宜罐則罐”原則,選取13個鄉村和2個海島作為首批試點,探索小型LNG供氣裝置與微管網模式。靠近管網的區域直接接入市政管道,偏遠地區則采用臨時LNG氣化站保障,待管網延伸後切換,逐步實現“天然氣進村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