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guan) 於(yu)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決(jue) 策部署,結合我市實際製定本方案,實施多領域設備設施更新改造、多元化消費品以舊換新、高效能資源循環利用、高水平標準升級、高質量供給提升五大行動,增加先進產(chan) 能,促進節能降碳,拉動有效投資,激活消費潛力。力爭(zheng) 到2027年,全市工業(ye) 、能源環境、建築、交通、農(nong) 業(ye) 、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左右;重點行業(ye) 先進產(chan) 能比重大幅提高,高質量耐用消費品市場份額顯著增加,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水平持續提升。

一、實施多領域設備設施更新改造行動
(一)推動製造業(ye) 設備更新與(yu) 技術改造
1.推動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建設和普及應用,支持企業(ye) 對裝備、生產(chan) 線、車間等進行智能化改造。積極開展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不斷提升核心裝備和關(guan) 鍵工序數字化水平。到202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基本全覆蓋,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5%、75%;建成智能製造車間700個(ge) 、工廠110家,“智改數轉網聯”標杆企業(ye) 5家、重點工業(ye) 互聯網平台45個(ge)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江北新區管委會(hui) 、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落實。以下均需江北新區管委會(hui) 、各區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列第一位的為(wei) 牽頭單位,下同)
2.推動製造業(ye) 綠色化轉型。聚焦鋼鐵、石化、化工、電子、電力、機械、航空等重點行業(ye) ,實施重大技改突破行動,推動生產(chan) 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爭(zheng) 取每年組織實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100個(ge) 。推廣能效達到先進水平和節能水平的用能設備,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領跑者”行動。分行業(ye) 分領域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加快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到2027年,重點行業(ye) 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建成省級以上綠色工廠80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3.推動老舊裝置安全環保水平提升。嚴(yan) 格落實能效、排放、安全等強製性標準和設備淘汰目錄要求,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設備。推動化工(危化品)企業(ye) 加快老舊裝置更新改造和新技術應用,淘汰一批風險高、自動化程度低、低端低效的老舊裝置。到2027年,累計更新改造化工裝置33台(套)。(責任單位:市工信局、應急管理局、生態環境局)
(二)加快能源和生態環境設備設施更新
4.推動能源設備設施更新升級。加快推動臨(lin) 到期燃煤機組退役關(guan) 停和老舊長輸油氣輸送管道淘汰更新。持續推動南京電網配電網和農(nong) 村電網設備線路改造和智能化升級。實施一批燃機、光伏、儲(chu) 能等清潔電源替代項目。(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南京供電公司)
5.推動生態環境設備設施更新改造。實施汙染物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鼓勵重點排汙單位更新改造汙染源自動監測設備。預計到2027年,全市水泥、焦化企業(ye) 超低排放設備更新改造基本完成,鋼鐵、石化行業(ye) 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產(chan) 能比例持續提升。(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三)推進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
6.加快老舊住宅電梯報廢更新。(1)完善預診篩查、全麵評估兩(liang) 級安全評估機製,定期對全市15年以上老舊住宅電梯進行全覆蓋評估。到2027年,累計報廢更新、維修改造老舊住宅電梯19000台。(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房產(chan) 局)(2)統籌安排、穩步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責任單位:市房產(chan) 局、規劃資源局)
7.推動老舊管道更新改造。持續實施燃氣老化管道更新改造行動。到2027年,累計完成老舊燃氣管道更新改造260公裏。推進自來水廠及加壓調蓄供水設施設備升級改造。推進龍潭、燕子磯水廠改擴建工程。到2027年,累計完成新改建供水管網約250公裏。(責任單位:市建委、水務局、應急管理局、南京水務集團)
8.推動汙水處理、環衛、安防等設施更新改造。加快城鎮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環衛車輛等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改造。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因地製宜推動完善配套物聯智能感知設備。有序推動重點公共區域和道路視頻監控等安防設備改造。到2027年,累計實施老舊汙水管網更新120公裏,新建或改建垃圾焚燒設備15台(套)、垃圾轉運設施14台(套),更新環衛車輛501輛。(責任單位:市建委、水務局、城管局、公安局)
9.推進建築施工設備更新和存量建築節能改造。(1)淘汰更新高汙染、老化磨損嚴(yan) 重、技術落後的建築施工工程機械設備。鼓勵使用新能源、新技術工程機械設備和智能建造設備。(責任單位:市建委)(2)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提高基礎設施節能環保綠色建材應用比例。(責任單位:市房產(chan) 局)(3)支持非工樓宇安裝空調智慧調控設備,優(you) 化空調負荷運行結構。(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南京供電公司)
10.加快消除住宅小區消防設施設備隱患。開展消防設施設備檢測評估,全麵排查、分類整改,推動住宅小區更新改造存在問題隱患的消防設施設備。(責任單位:市消防救援支隊、房產(chan) 局、應急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落實)
(四)推動交通運輸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設備更新
11.加快交通運輸設備轉型。推動老舊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更新。新增公交車輛實現新能源、清潔能源全替代,持續推進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到2027年,城市公交新能源比例力爭(zheng) 達到95%。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到2027年,新增公共充電樁5000個(ge) 。依法推進高耗能高排放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到2027年,累計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老舊內(nei) 河貨船10艘。鼓勵碼頭岸電設施改造和船舶受電設施安裝,逐步擴大電動、LNG、氫能等新能源船舶應用。到2027年,純電動內(nei) 河集裝箱船舶投放量達8艘。(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生態環境局、工信局、南京海事局、城建集團、交通集團)
12.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設備設施升級。推進耗能高、汙染重、作業(ye) 損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nong) 業(ye) 機械報廢更新。加快高效低耗智能農(nong) 機推廣應用。爭(zheng) 取到2027年,報廢更新農(nong) 機數量2580台(套)。鼓勵開展老舊大棚、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冷藏保鮮、畜禽養(yang) 殖等設施設備更新。以江蘇南京國家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南京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示範園區為(wei) 核心,開展示範園區農(nong) 用設備更新行動,推廣數字化、標準化、智能化設施設備應用。(責任單位: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
(五)推動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更新
13.提升教育和文旅設施水平。(1)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ye) 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按照中小學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配置、更新教學儀(yi) 器設備。(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社局)(2)加快景區景點、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等區域內(nei) 部數字化、智能化移動端升級改造,推動人工智能、增強現實等技術應用,推進索道纜車、遊樂(le) 設備、演藝設備等文旅設備更新改造。(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場監管局)
14.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強優(you) 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配CT等設備。到2027年,醫療設備更新數量約4萬(wan) 台(套)。(責任單位:市衛健委)

二、實施多元化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15.加快推進汽車以舊換新。嚴(yan) 格執行機動車強製報廢標準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製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市區聯動出台汽車以舊換新激勵政策,鼓勵汽車生產(chan) 、銷售企業(ye) 發放置換補貼,運用折扣讓利、發放消費券、購車贈送充電樁等促銷活動,激發消費者換新意願。(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公安局、生態環境局)
16.推動電動自行車有序更新。采取集成獎補政策,鼓勵電動自行車銷售商、電商平台運用舊車折價(jia) 回購、補貼出售合規新車等方式,推動臨(lin) 時信息牌電動自行車有序淘汰、以舊換新。實施非標電動自行車清理整治,依法查處非法生產(chan) 、銷售、改裝行為(wei)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商務局、發改委、市場監管局)
17.大力開展家電產(chan) 品以舊換新。暢通家電更新消費鏈條,拓展消費場景,豐(feng) 富消費者選擇。引導家電銷售企業(ye) 舉(ju) 辦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zhuan) 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you) 惠。鼓勵有條件的區出台差異化的支持政策,全麵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推動家電售後服務專(zhuan) 業(ye) 化、標準化、便利化,引導商家積極開展無理由退換貨服務承諾。(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場監管局)
18.引導家裝消費品換新。通過政府支持、企業(ye) 讓利等方式,鼓勵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推廣家具、洗浴裝置、視頻照護、家用健康監測設備等適老化產(chan) 品,支持裝修等領域經營主體(ti) 拓展居家適老化改造業(ye) 務。推動家裝樣板間進商場、進社區、進平台,鼓勵行業(ye) 協會(hui) 組織家居消費節、家博會(hui) 等家裝促銷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建委)

三、實施高效能資源循環利用行動
19.完善廢舊產(chan) 品設備回收網絡。加快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ti) 係重點城市建設,健全回收站點、分揀中心和集散交易市場一體(ti) 化的廢舊物資回收體(ti) 係,形成“一區一中心、一街一站”布局。到2027年,高質量建成規範化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超1100家,綜合分揀中心超30家。優(you) 化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ye) 布局。鼓勵鋼鐵、有色金屬、家電等生產(chan) 企業(ye) 發展回收、加工、利用一體(ti) 化模式。力爭(zheng) 到2027年,廢舊家電規範化回收量增長30%,報廢汽車規範化回收量增加約一倍。推動公共機構、國有企事業(ye) 單位完善辦公設備回收渠道。(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改委、工信局、機關(guan) 事務管理局、國資委)
20.優(you) 化廢舊產(chan) 品設備回收模式。加快發展“換新+回收”新模式,支持消費品生產(chan) 、銷售企業(ye) 以及大型電子商務平台利用配送、安裝、維修等渠道建設逆向物流體(ti) 係。支持企業(ye) 探索“互聯網+回收”模式,普及線上預約、線下回收、在線結算的高效回收模式。(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工信局)
21.便利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放寬二手車經營主體(ti) 準入,推廣江蘇省汽車流通信息服務(二手車)係統,便利二手車交易。推行二手車出口登記異地通辦。支持有實力的企業(ye) 開展二手車出口業(ye) 務,努力擴大二手車出口規模。推動二手電子產(chan) 品交易規範化,加強信息安全監管。支持電子產(chan) 品銷售企業(ye) 開展二手產(chan) 品鑒定、維修和銷售業(ye) 務。(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公安局、市場監管局、金陵海關(guan) )
22.有序推進再製造和梯次利用。鼓勵江寧、溧水、浦口區推動整車企業(ye) 開展核心零部件再製造,支持企業(ye) 加快航空發動機、航空零部件再製造技術攻關(guan) 。到2027年,培育一批專(zhuan) 業(ye) 化再製造企業(ye) 。推動風電設備中發電機、齒輪箱、主軸承等高值化部件再製造,以及光伏逆變器等關(guan) 鍵零部件再製造。推動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到2027年,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工信局、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落實)
23.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規範回收主體(ti) 交售行為(wei) ,引導廢舊產(chan) 品流入規範化拆解企業(ye) ,促進高值化利用。持續推進江南、江北環保產(chan) 業(ye) 園建設,支持六合區布局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推動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等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合理延伸。支持國家大宗固體(ti) 廢棄物綜合利用骨幹企業(ye) 發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商務局、城管局、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四、實施高水平標準升級行動
24.推廣能效、排放、技術標準應用。利用節能宣傳(chuan) 周、全國“質量月”等活動,強化能效、排放、技術標準宣貫。加強節能標準應用實施與(yu) 監督檢查。鼓勵企事業(ye) 單位積極參與(yu) 能效、排放、安全等地方標準製修訂工作。對照國家重點行業(ye) 清潔生產(chan) 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全麵推進清潔生產(chan)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發改委、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25.強化產(chan) 品技術標準引領。嚴(yan) 格落實汽車、電動自行車、家電、家裝等消費品在安全、健康、性能、環保、檢測等方麵的標準,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貫徹消費品質量標準,嚴(yan) 格質量安全監管,普及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和節能知識。推動碳標簽、重點產(chan) 品碳足跡認證等標準體(ti) 係建立。加快落實新興(xing) 消費標準供給。到2027年,推動新製定產(chan) 品技術領域團體(ti) 標準、企業(ye) 標準30項。(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工信局、生態環境局、發改委、應急管理局)
26.貫徹落實資源循環利用標準。落實材料和零部件易回收、易拆解、易再生、再製造等綠色設計標準以及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回收等標準規範。鼓勵各行業(ye) 社會(hui) 團體(ti) 製定和實施資源循環利用團體(ti) 標準。支持資源循環利用標準化試點建設。(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工信局、生態環境局、商務局)
27.強化重點領域國內(nei) 國際標準銜接。支持企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科研院所加大在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碳排放等領域國際標準的實質性參與(yu) 力度。加強質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國內(nei) 國際銜接。發揮在寧國際、國內(nei) 標準化專(zhuan) 業(ye) 機構作用,開展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發改委、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五、實施高質量供給提升行動
28.提升產(chan) 品供給能力。(1)立足我市“2+6+6”創新性產(chan) 業(ye) 集群,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加強新技術新產(chan) 品創新迭代,增強高端產(chan) 品供給能力。定期梳理重點企業(ye) 、優(you) 勢產(chan) 品、設備更新需求目錄,組織開展“寧工品推”等供需對接活動,大力推廣南京汽車、信息基礎設施、智能製造自動化、智能家電等優(you) 勢產(chan) 品。用足用好“三首”政策,支持“國貨國用”。到2027年,新培育認定省級首台套產(chan) 品30項。(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商務局)(2)持續加大“江蘇精品”品牌培育力度。到2027年,培育“江蘇精品”品牌認證企業(ye) 產(chan) 品(服務)100個(ge)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29.提升技術供給能力。聚焦困擾石化、鋼鐵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卡脖子”難題,開展重大裝備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錨定“5G+工業(ye) 互聯網”、先進電網和高效儲(chu) 能、高效節能環保裝備、再製造等領域,運用“揭榜掛帥”“賽馬”等機製,開展共性關(guan) 鍵技術、跨行業(ye) 融合性技術、前沿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定期發布全市綠色低碳先進技術和應用場景,組織申報節能降碳先進技術裝備,鼓勵節能高效技術廣泛應用。到2027年,組織實施科研攻關(guan) 項目80個(ge) ,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300個(ge)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發改委、工信局)
30.提升區域消費供給能力。全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著力提升南京都市圈輻射帶動能力,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舉(ju) 辦南京國際消費節等係列活動,推介智能家電、汽車等南京消費品品牌。加強“滿意消費長三角”品牌建設,強化在產(chan) 品質量、價(jia) 格、售後服務等領域的區域一體(ti) 化監管協作。全麵深化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建設,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文旅消費智能綜合服務平台,提升南京文旅消費國際影響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場監管局、文旅局)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機製。建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協調推進機製,製定年度任務清單,強化統籌協調,推動市區聯動。聯席會(hui) 議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負責分析研判,定期開展調度,重大事項及時按程序請示報告。各有關(guan) 部門要按職責分工製定相關(guan) 領域的具體(ti) 措施或規範,逐步完善“1+N”政策體(ti) 係,打好政策組合拳。江北新區、各區要因地製宜推出差異化、有含金量的配套政策。(各部門按職能分工落實)
(二)加大財政支持。積極爭(zheng) 取上級資金和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統籌使用各級資金聯動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用足用好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現代商貿流通體(ti) 係相關(guan) 資金、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等各類專(zhuan) 項資金。落實好省製造業(ye) 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疊加我市貼息政策。推廣“專(zhuan) 精特新貸”。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加大綠色產(chan) 品采購力度,細化政府采購綠色環保產(chan) 品的具體(ti) 折扣率和加分尺度。強化財政資金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
(三)落實稅收政策。指導企業(ye) 落實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免征關(guan) 稅、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購置節能專(zhuan) 用裝備所得稅抵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所得稅和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you) 惠政策等,確保優(you) 惠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推廣資源回收企業(ye) 向自然人報廢產(chan) 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落實再生資源回收企業(ye) 增值稅簡易征收政策,及時做好所得稅配套政策落實,優(you) 化稅收征管標準和方式。(責任單位:市稅務局、金陵海關(guan) )
(四)健全金融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推廣“蘇碳融”“寧創貸”等綠色金融產(chan) 品。開展政金企對接活動,發揮擴大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投放作用。引導銀行機構合理增加綠色消費信貸。落實國家最新汽車貸款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合理降低自用汽車首付比例。(責任單位: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營管部、市委金融辦)
(五)加強要素保障。加強企業(ye) 技術改造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在符合相關(guan) 要求的前提下,“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實行審批目錄清單管理,清單以外項目實行承諾驗收製。統籌社會(hui) 源廢棄物分類收集、中轉貯存等回收設施建設,將其納入公用設施用地範圍,保障合理用地需求。(責任單位:市規劃資源局、工信局、城管局、生態環境局)
(六)廣泛發動宣傳(chuan) 。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推動形成政府、協會(hui) 、企業(ye) 、電商平台等多方參與(yu) 的聯動機製,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ti) 和消費者參與(yu) 動力。充分運用廣播電視、新媒體(ti) 、電商平台等渠道加大設備更新、以舊換新宣傳(chuan) 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南京典型經驗做法,加快形成消費與(yu) 投資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南京樣本。(各部門按職能分工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