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化標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a.計量標準中對智能化功能測試的條款內(nei) 容缺乏統一性和係統性。智能表是在原有基表和電路的基礎上擴增了電子裝置、通信模組、存儲(chu) 模塊等,使其功能屬性變得多樣化。由於(yu) 當前標準中並沒有對智能表功能進行很清晰的屬性歸類,相同功能在不同標準中的要求條件和試驗條件並不相同,這樣就造成不同廠家參照不同標準生產(chan) 出的產(chan) 品性能差別也比較大。
b.現有標準對產(chan) 品的新功能指導性不強。由於(yu) 燃氣表行業(ye) 各種先進通信技術不斷更新,實際業(ye) 務中對精確計量、閥門自動控製、非法操作預警、欠壓斷電報警、數據下載、數據顯示乃至聲音視頻等功能要求越來越高,新產(chan) 品的一部分功能沒有可參考的標準規程。另一部分功能雖然有對應的產(chan) 品標準和檢定,但條款內(nei) 容過於(yu) 寬泛,難以適應行業(ye) 對儀(yi) 表精準評定的需求,增加了對新產(chan) 品質量合理控製的難度。同時,現在急需補充智能表具與(yu) 數據平台進行信息傳(chuan) 輸和交互方麵的標準,為(wei) 未來大數據分析、雲(yun) 計算開展等提供保障,實現計量管理和服務的精準、客觀和公正。
(2)未來燃氣表智能化標準發展建議
a.統籌規劃燃氣表智能化的標準體(ti) 係框架,對智能化內(nei) 容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類,各個(ge) 類型之間盡量避免重複交叉。框架內(nei) 容應便於(yu) 管理和使用,應細化明確合理的適用對象,並考慮與(yu) 現有相關(guan) 標準的銜接。
b.標準內(nei) 容應該層次清晰、關(guan) 係明確,並具有一定的可分解性和擴展空間。在編製相關(guan) 內(nei) 容時應考慮外部因素的影響,如國家法律法規、行業(ye) 需求、技術方式發生變化時,標準內(nei) 容應該能夠及時調整。
c.編製內(nei) 容應涵蓋信息及通信技術相關(guan) 的多個(ge) 方麵。當前,基於(yu) 物聯網的燃氣表應用是未來趨勢,在標準中不僅(jin) 應該包括智能化配套設備如遠傳(chuan) 模塊、計費模塊、閥門控製模塊等,還應該包括通信網絡相關(guan) 的技術內(nei) 容如NB、4G、5G等,以及與(yu) 之相關(guan) 的自動識別與(yu) 傳(chuan) 感設備。同時,還應包括數據采集與(yu) 傳(chuan) 輸過程中的信息安全等方麵內(nei)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