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裝載6.8萬(wan) 噸LNG的“貝爾哈夫”號船順利在洋口港完成卸貨作業(ye) ,江蘇LNG接收站也成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向外資企業(ye) 開放使用的接收站。
今年以來,應對霧霾、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液化天然氣(LNG)越來越受到青睞,作為(wei) 南通天然氣“氣源”的江蘇LNG接收站,再次成為(wei) 大家關(guan) 心的話題。
直接經濟效益累計超500億(yi)
2014年,全國原油消費量增長5.9%,天然氣消費量增長8.6%。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6.0%,比上年下降1.5個(ge) 百分點。天然氣作為(wei) 一種相對清潔能源,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和環保性。現如今,隨著燃氣熱水器的普及和越來越多的城市公交由油改氣,天然氣成為(wei) 當下的現實選項。
自2011年5月,洋口港迎來第1艘LNG船以來,已累計接收液化天然氣930萬(wan) 噸,按照市場平均價(jia) 格5500元/噸計算,直接經濟效益已超500億(yi) 元人民幣。在全國十餘(yu) 家LNG接收站中,位於(yu) 洋口港的江蘇LNG接收站位列前茅。
打造出LNG專(zhuan) 業(ye) 服務團隊
2011年冬季用氣高峰期,北方天然氣告急,燃氣麵臨(lin) 斷供危機,洋口港LNG接收站作為(wei) “西氣東(dong) 輸”的配套工程和第二起源,曾經在19天內(nei) ,連續靠泊7艘LNG船。按照正常情況下,一艘船卸貨周期為(wei) 3天計算,洋口港已是滿負荷運營到極限。
“這是國家任務。”回憶起那次在洋口港人工島上,漫長緊湊的蹲點維護曆程,如東(dong) 海事處處長劉利至今仍感責任重大。
熟悉洋口港的人,都清楚這裏冬季的寒潮大風有多麽(me) 凜冽。在建成初期,太陽島上的風沙吹起來讓人根本張不開嘴。其間,海事連續會(hui) 同漁政、公安,協調引航站、拖輪公司、船舶代理、貨主召開7次行情會(hui) ,調動海巡089會(hui) 同漁政艇、消拖兩(liang) 用大馬力拖輪持續真空護航19天,有針對性製定7種“一籮筐”應急方案。經此一役,洋口港監管部門的聯動機製得到實戰檢驗,19天的連軸轉打造出一個(ge) LNG專(zhuan) 業(ye) 服務團隊。
多年“零事故”的背後
自江蘇LNG接收站運營以來,連續多年保持“零傷(shang) 害、零事故、零汙染”的紀錄。特別是平均長度超300米的LNG船,在洋口港複雜的海況中由閃轉騰挪到昂首駛入,個(ge) 中拿捏極不簡單。
以今年2月5日接卸第100艘LNG船“莎格蘭(lan) ”輪為(wei) 例,南通海事局事先必須組織專(zhuan) 家開展通航安全評估論證。到港前,海巡艇在前後1海裏範圍內(nei) 實施“真空”護航,才能確保輪船安全抵靠。
百艘世界級LNG船“零事故”的背後,是南通海事人默默的付出和無悔的奉獻。這幾年,南通海事悄然崛起一個(ge) 勞模群體(ti) ,特別是2008年和2011年分別有3人同時獲得“南通市勞動模範”稱號。(管顥生)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