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爾果斯口岸以南18公裏、距離中哈邊境線4.4公裏的茫茫原野上,一根根輸氣管線縱橫交錯、一隻隻鋼鐵罐體(ti) 或站或臥、各色儀(yi) 表閥門井然有序,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這裏就是中國-中亞(ya) 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中亞(ya) 天然氣管道和國內(nei) 西氣東(dong) 輸管道在這裏連通。
新突破——關鍵數字:5年,1000億立方米中亞(ya) 天然氣管道是我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跨國能源通道,目前已建成A、B、C三條線路,D線正在建設中,預計2016年底實現通氣。來自中亞(ya) 的天然氣要奔波1800多公裏。從(cong) 霍爾果斯口岸入境後,進入我國西氣東(dong) 輸管道,造福25個(ge) 省市區逾5億(yi) 人的生活,就連香港也用上了來自中亞(ya) 的天然氣。整個(ge) 旅程超過一萬(wan) 公裏,跨越中亞(ya) 三國,從(cong) 我國西北貫穿到東(dong) 南,是名副其實能源大動脈。
2009年12日A線管道開始輸氣,2010年8月B線實現通氣,2014年6月C線建成使用,三條管線設計輸氣能力550億(yi) 立方米/年。
2015年1月3日9時58分,霍爾果斯計量站在線計量儀(yi) 表顯示:中亞(ya) 天然氣累計向我國輸氣突破1000億(yi) 立方米。其中A、B線輸送981億(yi) 立方米,2014年新建成使用的C線輸送19億(yi) 立方米。
1000億(yi) 立方米天然氣相當於(yu) 替代1.33億(yi) 噸煤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2億(yi) 噸,二氧化硫220萬(wan) 噸。
天然氣對於(yu) 緩解我國能源供應緊張局麵,減少汙染物排放,改善環境質量,尤其是治理霧霾意義(yi) 重大。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逐年增長,對外依存度也不斷攀升。據報道,201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676億(yi) 立方米,其中進口天然氣530億(yi) 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到31.6%,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
新舉(ju) 措——關(guan) 鍵詞:創新,高效,服務,奉獻
中亞(ya) 天然氣管道投產(chan) 之初,進口天然氣檢驗監管領域幾乎是空白,無任何經驗可借鑒。
中亞(ya) 天然氣管道運行5年來,為(wei) 保證進口天然氣質量安全,霍爾果斯檢驗檢疫局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檢驗監管模式,確保優(you) 質能源順利進入中國。
霍爾果斯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曹正東(dong) 說:“管道中的天然氣壓力高達9.8兆帕,約為(wei) 標準大氣壓的98倍,相當於(yu) 將98公斤物體(ti) 壓在一平方厘米麵積上。采樣時需將采樣瓶進氣口分毫不差地與(yu) 幾平方毫米的管道采樣口對接,一旦發生采樣泄露,後果不堪設想,重達40千克、具有一定操作危險性的采樣瓶有一個(ge) 形象的名字——‘炮彈’。”
盡管困難重重,但是,深知肩上重任的檢驗檢疫人沒有退縮,在實踐中摸索出科學有效的監管模式,製定出台一項又一項服務舉(ju) 措——完成了國家質檢總局《進口管輸天然氣計量檢驗和監管模式研究》項目,籌建天然氣遠程電子監管係統,填補了我國在管輸天然氣檢驗監管領域的空白;創造性地使用了自動取樣器,采取“在線監測”+“離線檢測”的新模式,提高了監管質量和效率,節約了時間和人力資源,創全國先例;開辟了“綠色通道”,簡化檢驗程序,設置專(zhuan) 用報檢窗口,指定專(zhuan) 人受理報檢、出證,做到隨到隨報、快速出證,確保進口天然氣快速通關(guan) ;建成了我國首個(ge) 進口天然氣檢測實驗室,其設計理念和運行方式為(wei) 國內(nei) 其它同類實驗室建設提供了藍本。
天然氣檢測實驗室籌建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guan) 注和關(guan) 懷。伊犁檢驗檢疫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賽鐵爾汗回憶道:“國家質檢總局和新疆檢驗檢疫局從(cong) 服務國家進口能源戰略的高度考慮,大力支持天然氣檢測實驗室建設,先後安排了500多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購置檢測設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從(cong) 設備采購招投標到實驗室建成僅(jin) 用了半年。”實驗室檢測結果表明:進口天然氣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規定,氣質指標數據較穩定。
在中亞(ya) 天然氣建設過程中,一部分管道需在霍爾果斯進行防腐處理並集中報檢出境。霍爾果斯口岸年過貨量超過2.2萬(wan) 批次,進出境人員約7萬(wan) 人次、交通工具約6萬(wan) 輛次,而在編幹部不到40人,原有工作已然十分艱巨,再要完成防腐鋼管的出境檢驗任務,絕非易事。
霍爾果斯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科於(yu) 瑞成稱之為(wei) “突擊戰”:“天然氣管材集中出口那段時間,每天有200多輛裝運管道的車輛出境,對我們(men) 真是一場考驗。”為(wei) 了促進鋼管快速通關(guan) ,確保建設工期,霍爾果斯檢驗檢疫局提前籌劃,製定詳細工作方案,抽調人員白天檢驗一般貨物,晚上檢驗天然氣管道,24小時輪班,幾乎所有人都放棄了節假日。並采取集中申報、先裝後報、優(you) 先放行措施,圓滿完成了建設物資出口任務。同時,積極幫扶本地天然氣管道防腐處理企業(ye) ,主動派員指導生產(chan) ,提供政策服務。據統計,霍爾果斯局累計檢驗出口天然氣管道長度超過1000千米,為(wei) 國家進口能源戰略提供了優(you) 質高效服務。
霍爾果斯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徐兵認為(wei) ,中亞(ya) 天然氣管道作為(wei) 能源戰略中的重點工程,對其質量監管容不得半點馬虎。霍爾果斯局進口管輸天然氣檢驗監管工作,受到國內(nei) 同行的關(guan) 注,先後有東(dong) 北、雲(yun) 南、上海等地的同行前來考察。緬甸天然氣從(cong) 雲(yun) 南瑞麗(li) 入境,霍爾果斯檢驗檢疫局就應邀派員前去指導。
新常態——積極迎接國家能源戰略賦予的新任務
2014年,經霍爾果斯口岸入境的管輸天然氣達到293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5.4%。按照目前的天然氣消費量計算,夠北京使用30個(ge) 月,廣州使用85個(ge) 月。
目前正在建設的中亞(ya) 天然氣D線工程計劃2016年底完工,屆時中亞(ya) 天然氣管道四條線設計總輸氣能力將達到850億(yi) 立方米/年。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將達到4000-4200億(yi) 立方米,需進口天然氣2000億(yi) 立方米,中亞(ya) 天然氣四條線運行穩定,對中國年供應天然氣將達到800億(yi) 立方米,占中國全部進口天然氣的40%左右。
據報道,中國將提高天然氣進口需求列入了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要計劃。土庫曼斯坦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氣儲(chu) 量國,中亞(ya) 國家豐(feng) 富的油氣資源是中國能源進口的重要來源。隨著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不斷深入,霍爾果斯口岸作為(wei) 中國進口能源戰略重要支點的作用將更加凸顯,這也為(wei) 霍爾果斯檢驗檢疫部門依法履行把關(guan) 職能,保障進口天然氣質量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
在1月9日召開的幹部大會(hui) 上,賽鐵爾汗號召大家要凝聚力量、牢記使命,適應新常態、把握新趨勢、開拓新局麵,用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務實的作風,共同開創檢驗檢疫事業(ye) 新篇章。
看到來自中亞(ya) 的天然氣源源不斷流向神州大地的千家萬(wan) 戶,檢驗檢疫人心中充滿了自豪與(yu) 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