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與(yu) 百姓息息相關(guan) 的生活必需品中,“柴”排在了第一位。每天燒飯做菜都要用到的液化氣,是否存在短斤缺兩(liang) 的情況?在今年“質量月”活動中,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市區10家液化氣銷售站(點)開展了瓶裝液化氣計量專(zhuan) 項監督檢查。
“液化氣銷售站(點)備10瓶以下的,全部做檢查;備10瓶至50瓶的,抽檢10瓶;備50瓶至100瓶的,抽檢13瓶。”市質監局計量與(yu) 科技處處長季榮貴說,液化氣的明示充裝量標準為(wei) 14公斤,抽檢瓶的平均充裝量和單瓶充裝量都將以此為(wei) 標準。
“通過稱重,用總重減去瓶自重,得出液化氣充裝量。”季榮貴說,結果顯示,“平均不合格”的兩(liang) 家,分別是市液化氣有限公司工商城配送點、市勝利石化有限公司南苑液化石油氣配送點;單瓶不合格(單件最大短缺量超過標準要求)的有3家,分別為(wei) 市液化氣有限公司後薑配送點、新華街配送點、春暉路配送點(見圖表)。
季榮貴說,雖有兩(liang) 家平均充裝量在14公斤以下,不過最少的也有13.94公斤,總體(ti) 情況良好。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共有瓶裝供應站(點)64家。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城鄉(xiang) 公用事業(ye) 管理處處長徐鬆說,自2008年開展“小液化氣”行業(ye) 質量安全整治和規範工作以來,液化氣供應站點的建築結構和門麵形象有顯著改觀,管理製度和日常台賬落實得較好,安全設施和燃氣質量也有了明顯提升。下一步還將加強瓶裝燃氣從(cong) 業(ye) 人員的管理,爭(zheng) 取在11月底前完成從(cong) 業(ye) 人員統一持證上崗、統一穿著企業(ye) 標識服工作。
不過,徐鬆說,也不排除個(ge) 別液化氣經營戶采取保留殘氣、殘渣以及空瓶重量超標的方式,來縮減液化氣分量。他提醒,市民購買(mai) 瓶裝液化氣需到兩(liang) 證齊全(燃氣經營許可證和營業(ye) 執照)的合法經營點購買(mai) ,鋼瓶的選擇與(yu) 出廠時間越近越好,並在購買(mai) 時要求當場檢漏與(yu) 稱重。此外,還可看鋼瓶的一次性封口是否完好,如發現鋼瓶未封口或封口被破壞,購買(mai) 者有權拒收。
昨天,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除了公布市區瓶裝液化氣計量專(zhuan) 項監督檢查的結果,還公布了9月加油機檢定結果。結果顯示,中石化雙龍加油站、向家源加油站、澧浦加油站、琅琊加油站、雅畈加油站、嶺下加油站和中石油蘇孟加油站、金華市合興(xing) 商貿有限公司鞋塘加油站等8家單位的加油機合格,金華中油金東(dong) 加油站有限公司編號為(wei) ys1c119001(6)的加油槍、市交通加油站白龍橋站編號為(wei) 3h10900086(2)的加油機均不合格。
(盛遊)